溱湖新能源 > 政策法规 >

上海实施一揽子政策措施为经济转型“腾空间”

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,市政府副秘书长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周波介绍上海经济加快结构调整、推动发展转型的进展情况时指出,当前上海更加注重处理好速度、结构、质量和效益的关系,全力实施了调结构、扩内需、促改革、惠民生、保稳定等一揽子政策措施,目的就是要为创新驱动、转型发展创造更多空间,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协调发展。

调结构:培育升级与改造淘汰结合

周波介绍,上海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,着力将服务创新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,将培育升级与改造淘汰结合起来,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。

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,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、股指期货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金融创新实现突破,各类金融机构数达到1049家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展积极,上海连续三年全国城市流通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名列榜首。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深入推进,组建上海综合保税区深化推动“三港”“三区”联动发展,新型国际贸易、融资租赁、贸易便利化等试点启动实施。围绕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,启动实施闸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。

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。大力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,启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,高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达到30%;出台推进九大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意见,实施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车、生物医药等产业政策;设立100亿元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30亿元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。

扩内需:促进三大需求协调发展

上海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,努力促进三大需求协调持续发展。

扩大投资需求,优化投资结构。上海聚焦基础设施、结构调整、改善民生、节能减排等转型发展重点领域,2009至2011年安排年度项目投资均超5000亿元,世博场馆及配套、洋山深水港、京沪高铁、虹桥综合交通枢纽、上海光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,上海高速路网基本实现“15分钟进入、30分钟互通、60分钟抵达”。

扩大消费需求,推动消费升级。上海落实国家扩大消费政策,已成为我国国际高端品牌的中国地区总部和亚太地区总部。

稳定对外贸易,转变外贸方式。上海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,着力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。大力加强汽车及零部件、生物医药等出口基地建设,加快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两端延伸。

促改革:累计利用外资破千亿美元

上海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保障,以加快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,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,充分激发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。

围绕“两高一少”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。全面完成市区两级政府机构改革,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2008年以来共调整和清理行政审批事项952项,取消和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超过300项。

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,完成东方航空与上海航空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和上海汽车、上海港务等国企集团整体上市,市属经营性国资证券化率提高至34.5%。着力优化非公经济环境,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9.4%。

加快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,大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,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0亿美元,其中三产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超过80%。“十一五”全市累计对外投资达到60亿美元。

惠民生:基本社保覆盖面达到98%

上海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统筹解决物价、安居、保障、就业等群众关切问题。

强化价格调控监管,一方面确保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基本稳定,另一方面建立保障标准调整、粮油帮困补助、临时价格补贴“三位一体”联动体系,切实减轻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影响。

全力建设住房保障体系,初步构建了经济适用房、公共租赁房、廉租房、动迁安置房“四位一体”的住房保障体系,至2010年底廉租房累计受益家庭达8.2万户。

完善就业分配保障体系。“十一五”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60万个以上。目前市民各类基本社保覆盖面达98%。

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。颁布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,启动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。出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,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,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。成立市食品安全委员会,加强食品监管。